台湾同运现场:1996台湾的天空很同志
文/喀飞
回顾20年前的“台北同话”
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96年7月7日,公营电台第一个同志节目“台北同话”登场开播,这个由“同话小组”制作并主持的节目,虽然仅播出四个月17集,但这个以同志运动为制作理念、每周播出2小时的节目,当时掀起同志社群与社会大众对同志广播的关注旋风。
首集节目 30同志现声
首集节目邀请了近30位各行各业、各年龄层的男女“同志”,现“声”于节目中,这是当天节目“同志一百”单元,主题为“我是同性恋─自我认同的一百种声音”,事前访谈了包括:国中老师、高中学生、现役军人、医院看护、公务员、大学生、电脑业者、剧场工作者、研究生等,年龄从17岁到43岁的男女同志。他们分别以不同的经验,说出自己自我认同的过程,有人分享其5年多的爱情,也有人提及作为“同志”最快乐的生活情事,还有人为自己戴着面具过日子感到厌烦。
台北电台原名台北市政电台,陈水扁于1994入主台北市政府之后,新闻处长罗文嘉找来资深媒体人冯贤贤担任电台节总监,企图大刀阔斧对原本充满政令宣导、内容八股僵化的节目进行整顿(注1),在报纸登出英雄帖公开征求节目企划书。“同话小组”以超过30页的节目企划书及试播节目带,经过初审、复审获得新闻工作者和传播学者组成的“新节目评审小组”高分肯定,进驻周日晚间9点到11点的黄金时段。
(1996年曾经同时存在有10个同志广播节目)
“台北同话”在两小时节目中,包含了以下各单元:
1〈同志一周〉,皮皮主持,包括当周同志新闻、同志团体活动、同志出版讯息、座谈及演讲活动预报,还针对重要新闻进行深度报导及录音访谈。
2〈书中自有同性恋〉,喀飞主持,对于同志书籍进行介绍、解读、评论与赏析,或以主题方式讨论同志书籍、刊物。
3〈心情气象馆〉,阿智主持,进行空中咨商,开放听众以传真或邮件来函提问,由专业咨商者在节目中回复。
4〈少年青春梦〉,青少年同志时间,以广播剧形式呈现青少年同志关心的生活话题。
5〈Dior私房音乐〉,Dior主持,从同志观点谈音乐,同志的音乐,音乐中的同志。并从音乐延伸讨论电影、文学、流行时尚……。
6〈同志100〉,初期由何苏(华龄)和韦同主持,中期后由何苏和喀飞主持。每周和听众讨论同志关心的生活话题,并且邀请来宾到节目现场参与讨论,现场同时开放听众电话Call-in。
(开播前的宣传单张,看得出来当时企图搞怪颠覆的风格。)
广播电波 助弱势同志
“台北同话”标榜“资讯的、生活的、快乐的”的节目特色,透过流畅的广播语言、活泼的形式,提供听众丰富并实用的同志资讯,开放听众来信、call in进行互动增加参与感,藉以号召听众对同志公共议题与同志运动的关心。
在20年前的社会,网络刚萌芽,使用仅限大专校园;1996年是台湾同志运动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虽然有许多校园和社会的同志团体出现,有机会和资源与社群连结的人仍是相对少数,对许多同志朋友来说,同志广播的无远弗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节目开播前,台北市政府对媒体公布了台北电台改革后的新节目,公营电台出现同志节目引起媒体关注,登上报纸版面被大篇幅报导,这难得的传播机会让“台北同话”在开播前就引起关注,也让许多仍在摸索的同志朋友有机会知道这个节目即将开播的讯息。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我们每周都会收到非常多听众朋友来信,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许多听众仍对自己的同志身份充满困惑与担心。还有一次,一位还在中学唸书的青少年听众,在call in连线中,突然口气紧张地说,“我妈妈回来了,我要挂电话了。”然后就中断连线。
同志广播创造的,就是与听众透过电波在空中连结,对同志身份仍担心的无资源同志,不用参与特定空间的特定活动,就可以在自己的地方,打开收音机接收到同志社群的讯息。同志广播在90年代的台湾同志运动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让更多人从解除困惑、认同自己同志身份,再到了解、熟悉同志生活与文化资讯,进而有机会产生连结进到同志社群,甚至参与同志运动,在那个网络与手机仍未普及的年代,广播更显得关键。
(八月主题:情人․恋人․他的Lover和她的爱人,从主题名称就知道当时企图想要讨论同志爱情关系中的复杂性。)
酸值爆表 关怀异性恋
“台北同话”节目第二小时的“同志一百”单元,每月有个大主题,各周有不同讨论话题。
开播的七月主题为“我是同性恋”,四周讨论话题分别是“我是同性恋─自我认同的一百种声音”、“ComeOut的100个步骤”、“同性恋恐惧症的100种症状”、“当Gay遇到Lesbian的100个故事”。
十月主题则是“这个月,我们不谈同性恋!”将对话拉到同志与异性恋、男女同性恋与双性恋,各周讨话题分别是:“小心!异性恋就在你身边。─遇到异性恋的100种状况”、“请问你何时发现自己是异性恋?─对异性恋的100个大哉问”、“当我们同在一起─异性恋最不了解的100件事”、“爱我,请不要怀疑我 ─双性恋最想说的100句话”。
第二周主题后来被设计为“关怀异性恋座谈会”,用虚拟演出的座谈会形式,进行了一次有趣又颠覆的讨论。当时的节目宣传这样写:
平常以关怀同志议题为主的台北电台〈台北同话〉节目,庆祝光辉十月及“异
性恋月”,十月讨论的主题是“这个月,我们不谈同性恋!”。日前,并举办
“关怀异性恋──请问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是异性恋?”座谈会,邀请三位对
于异性恋特别有研究的专家,一起来分析异性恋的成因以及防治的对策。
这次座谈会现场中,特别播放两段异性恋真实的案例,由化名α先生、Ω小姐
的异性恋者现身说法,真情告白自己的异性恋经验。
你几岁发现自己是异性恋?
请问异性恋是天生还是后天?
是不是家庭不和谐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变成异性恋?
是因为青少年时期追求同性受挫,才变成异性恋?
与会异性恋专家有:
李美满女士 促进家庭美满专家,圆满意幸福家庭协会理事长
吴几及博士 精神、心理学家,日本早泻田大学精神科及心理学双料博士
金爽博士 性学专家,美国克勃莱大学医学博士
专家们将针对误入歧途的异性恋青少年问题进行探讨:
一位奉公守法的好国民,为什么会变成异性恋?
异性恋有没有办法撤底治疗?
发现自己的孩子染上异性恋恶习怎么办?
社会应该对于异性恋给予哪些帮助,以伸出援手、协助他们?
由于,“异性恋”在社会中仍然是有争议的话题,所以〈台北同话〉制作单位“同话小组”是以“谅解但是不鼓励”的态度,谨慎地播出这次座谈会。
“同话小组”同时表示,虽然有些反异性恋的朋友可能会反对这样节目的播出,但是希望他们能够理性地提出建言,不要有太激烈的反应。毕竟异性恋者也是人,一样需要大家的关怀;只要他们不妨碍到其他的人,一样有资格说出心里想说的话。
当天在节目上我们完全虚拟演出一个座谈会,正经八百地讨论以上这些内容,穿插的音乐选了昔日电视上常出现的“爱国歌曲”–《国恩家庆》,反讽意味十足。会制作这样一集节目,是对于长久以来同志总是被病理化、问题化的论述的一种反思。帮助演出这次座谈会的朋友,包括:王苹、倪家珍、陈俞容、纪大伟。
(纪录知名画家早年单恋爱情书信的《席德进书简:致庄佳村》(民国71年,联合月刊),是“台北同话”“书中自有同性恋”单元第一本介绍的书籍。 )
社群内外 启社会对话
1996年是同志广播非常精彩的年代,不只“台北同话”开播,当年1月,台北之音由李文瑗主持、陈庆祐担任执行制作的“台北有点晚”带状节目,在周三开播“同志单元”,这是商业电台第一个出现的常态同志节目。当年10月,詹景岩主持的“我们一家都是G”节目在高雄蕃薯之声开播,播出长达五年。1996年我曾经整理过一份当时的同志广播列表,有高达10个节目,分别在商业、公营及当时所谓的地下电台播出。(注2)
媒体的同志节目不只是同志间的讯息传递和培力,也是同志社群和社会对话的机会。我记得在“台北同话”开播前,平面媒体报导当时某广播节目因节目中探讨过去被视为禁忌的话题,而遭新闻局以“妨害善良风俗”开罚,记者显然把同志节目也当成“问题”,故意询问当时的新闻局广电处长罗传贤,报导这样写着:“台北电台将开播同性恋节目‘台北同话’是否会有触法之虞?罗传贤说,节目名称无罪,节目内容不雅才有罪,因为‘台北同话’尚未开播,也不晓得节目内容的方向,不能说它是否有妨害善良风俗,如果同性恋节目,具教育意义,正反两方意见及治疗心理病态的功能,能说它是不好的节目吗?”(注3)官员的回答虽然没有立刻把同性恋节目当“问题”,却暗示节目(最好是)“正反两方意见及治疗心理病态的功能”的观点,很能反应当时社会对同志议题的保守氛围。
人际连结 拓运动能量
“同话小组”的组成是一个有趣的组合,这些朋友后来也维持了20年的友谊。最早发起作这节目的是当时在宝岛新声电台主持“同志星期五”的解伟程,虽然开播前他就退出,但是透过他才把这群人聚在一起。何苏(华龄)是台大Lambda社长,曾参与《我们是女同性恋》(1995年,硕人出版)撰稿,也参与早期GLAD的主办;皮皮当时是政大新闻所研究生,过去曾参与野百合学运;Dior(宏政)是台大GayChat早期社员,后来协助当时的伴侣阿宝创立“教师同盟”;阿智是咨商工作者,曾参与同志团体NCA,后来参与成立同志助人者协会;还有一位是协助我们广播专业最多的庆祐。这群人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后来1998年同志咨询热线的创办。
我常在想,如果不是当年因缘际会参与制作主持“台北同话”节目,大概也不会有机会认识这么多投身同志运动的朋友,也可能不会有自己后来20年与同志运动的参与缘分。“台北同话”是我参与台湾同志运动的起点,也是见证1996年台湾同运动蓬勃发展黄金年代的重要记忆!
作者:喀飞
参与同运近20年,关注同志及儿少性权、爱滋人权、老同文化、媒体污名、台湾同运史。曾主编《彩虹熟年巴士》、《男同志性爱达人手册2013全见增修版》。现为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理事、性愉悦、性安全与性教育网站“爽歪歪”站长,基本书坊顾问。
“台湾同运现场”为酷时代的独家专栏,于每月第一周、第三周的星期四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