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20系列专题:让同志亲子看见各自角色背后的“人”

我以前在热线实习,待过教育小组、爱滋小组和家庭小组。每次跟着教育小组的伙伴出去演讲,或参加爱滋小组的培训活动,都会得到满满的正能量,感觉自己扎实地累积跟群众谈性别、同志议题的勇气和经验,以及对爱滋、爱滋感染者更多的理解。只有家庭小组的活动结束之后,我时常感到挫折、无力,甚至告诉自己:“算了,还是退出这组吧。”

文/热线家庭小组义工

因为家庭小组的服务之一“父母亲人座谈会”,它主要提供同志父母和亲人团体咨询,让我无可避免地必须接触活生生的、对同志子女接受程度不一的、情绪起伏不定的各种父母。以当时站在同志子女的立场,希望能协助同志子女得到家长接纳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又一场的硬仗。我全副武装,复习事先准备的“辩论资料”,希望在父母提出质疑时可以漂亮回击。到头来却发现,通常父母会谈到对孩子的自责,自责于把小孩生成同志,要遭受别人不友善的对待,或者无法克制地猜想是否因为离婚或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孩子变成同志。还有父母懊悔自己在孩子出柜时,说出伤害孩子的话、做出让孩子伤心的反应。只要看着父母们边掉泪边说这些,我就束手无策,还忍不住鼻酸。因为我突然感觉,坐在眼前的不只是父母,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再是以往万能、要求完美的形象,他们也会不知所措、后悔、难过和害怕,害怕自己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从实习到现在担任志工至今已四年,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其实我在家庭小组的责任并不是让家长接纳同志子女,而是协助双方维持关系的品质。要能让家长愿意坐下来讨论自己的情绪而不只是宣泄自己的情绪,那就是协助他们接纳他们自己的恐慌,怪异的思想,悲恸的感觉和萎缩怯懦。同时提醒他们自己也有充满勇气、善良、爱意和敏感的时候,然后家长和子女会发现,他们自己和感觉都在改变。那么彼此改变之后,想要走向的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相信大家都听过,同志这条路不好走,恶意很多,被接纳很难。谢谢来参加晚会的每一个人,支持家庭小组继续提供服务,让同志子女和父母们在这条路上,能有机会靠近、理解彼此,共同面对未来大大小小的挑战。

 

❤ 2018台湾同志咨询热线20周年募款感恩会 ❤

❤ 售票资讯:http://pse.ee/5TVR9

❤ 时间:07/15(日)14:30开演

❤ 地点:TICC 台北国际会议中心

❤ 支持热线,让多元呈现!

❤ 捐款:http://goo.gl/GHEJLE

🏳🌈 👇 👇募款感恩会义工招募中:http://pse.ee/5U2MR

#0715热线20周年募款感恩会

#Hotlines20thAnniversaryParty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