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20系列專題:讓同志親子看見各自角色背後的「人」

我以前在熱線實習,待過教育小組、愛滋小組和家庭小組。每次跟著教育小組的夥伴出去演講,或參加愛滋小組的培訓活動,都會得到滿滿的正能量,感覺自己扎實地累積跟群眾談性別、同志議題的勇氣和經驗,以及對愛滋、愛滋感染者更多的理解。只有家庭小組的活動結束之後,我時常感到挫折、無力,甚至告訴自己:「算了,還是退出這組吧。」

文/熱線家庭小組義工

因為家庭小組的服務之一「父母親人座談會」,它主要提供同志父母和親人團體諮詢,讓我無可避免地必須接觸活生生的、對同志子女接受程度不一的、情緒起伏不定的各種父母。以當時站在同志子女的立場,希望能協助同志子女得到家長接納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場又一場的硬仗。我全副武裝,複習事先準備的「辯論資料」,希望在父母提出質疑時可以漂亮回擊。到頭來卻發現,通常父母會談到對孩子的自責,自責於把小孩生成同志,要遭受別人不友善的對待,或者無法克制地猜想是否因為離婚或自己做錯了什麼,讓孩子變成同志。還有父母懊悔自己在孩子出櫃時,說出傷害孩子的話、做出讓孩子傷心的反應。只要看著父母們邊掉淚邊說這些,我就束手無策,還忍不住鼻酸。因為我突然感覺,坐在眼前的不只是父母,而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不再是以往萬能、要求完美的形象,他們也會不知所措、後悔、難過和害怕,害怕自己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

從實習到現在擔任志工至今已四年,在這段時間裡我發現,其實我在家庭小組的責任並不是讓家長接納同志子女,而是協助雙方維持關係的品質。要能讓家長願意坐下來討論自己的情緒而不只是宣洩自己的情緒,那就是協助他們接納他們自己的恐慌,怪異的思想,悲慟的感覺和萎縮怯懦。同時提醒他們自己也有充滿勇氣、善良、愛意和敏感的時候,然後家長和子女會發現,他們自己和感覺都在改變。那麼彼此改變之後,想要走向的是一個怎樣的未來?

相信大家都聽過,同志這條路不好走,惡意很多,被接納很難。謝謝來參加晚會的每一個人,支持家庭小組繼續提供服務,讓同志子女和父母們在這條路上,能有機會靠近、理解彼此,共同面對未來大大小小的挑戰。

 

❤ 2018台灣同志諮詢熱線20週年募款感恩會 ❤

❤ 售票資訊:http://pse.ee/5TVR9

❤ 時間:07/15(日)14:30開演

❤ 地點:TICC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 支持熱線,讓多元呈現!

❤ 捐款:http://goo.gl/GHEJLE

🏳🌈 👇 👇募款感恩會義工招募中:http://pse.ee/5U2MR

#0715熱線20週年募款感恩會

#Hotlines20thAnniversaryParty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