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20系列專題:長出勇氣面對老病死
熱線在這些年來,堅持著關切與改善弱勢同志處境的理念,針對中老年同志、身心障礙同志議題,與許多義工們進行社群服務與倡議工作。
我們努力促進同志社群內部與一般社會大眾的對話:推動彩虹台灣手語班,讓聽人同志與聽障同志有機會相互交流;舉辦多場殘酷兒聚會;舉辦中年同志聚會與老年同志出遊活動,並持續與醫療公衛及社福專業人員談老年同志處境;更於去年12月發表「安樂死合法化相關議題看法調查」,希望台灣社會能逐漸開啟對安樂死議題的公共討論。
以下這篇文章,便是熱線老年同志小組的義工張小B,參加老年同志小組後的收穫:
文/熱線老年同志小組義工張小B
大二還在跑校園同志社團時,有時候會聽到朋友說男同志圈三十歲就老了,當時我不禁會覺得「原來三十歲就叫老了」、「老有那麼可怕嗎?」。有時看青春戲劇或是朋友充滿志氣的文章會提到「不想成為那種大人」,卻眼看逐漸自己的年齡也成為大人。而在成為大人的過程中,我得知自己成為HIV感染者,也因此在感情受挫被拒絕過。天啊打開交友網站看到自介,有些檔案寫著『拒C拒感染者拒胖幾歲以上不要來』,那種文字有時還真讓人絕望深層的孤獨呢。
然而孤獨終須靠自己去學習相處,成為感染者時有時最不好受的是看到別人的恐懼,那種無法接近而邊緣化的感受,就好像我成長中打不進一些朋友圈的孤立感,但回頭捫心自問難道沒有恐懼的議題嗎?有的,當看到那些異性戀的大學同學結婚生子,開始談起買保險,開始處理一些長輩或朋友的後事,開始需要去長期照顧自己的家人,我必須坦承在我內心有塊是不想長大但也知道遲早面對的。原來生老病死的議題有時其實我們也是用一種很邊緣的視角去處理,就跟社會如何看待感染者類似,這讓我發現我們面對的很像。
最早接觸老年同志小組,是幫忙老年同志小組晚會影片的拍攝,在幫忙的過程裡,我發現原來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各自的不容易,但在這個小組裡,我們可以願意一起去面對這些不容易。剛加入時我還在念研究所,很容易是以理論的方向去看待談論的議題,當時小組的組長智偉提醒我『運動裡面理論常常走得很前面很快,可是我們應該要讓那些跟不上的夥伴能夠跟我們一起同行。』轉眼真正從學生出社會,逐漸發現務實的重要,只有務實的去面對不同的生命,也才能夠真的勇敢的去面對內心自己的恐懼脆弱跟那些不確定。
謝謝老年同志小組,讓我有勇氣成長,也更看見社群的歷史。
❤ 2018台灣同志諮詢熱線20週年募款感恩會 ❤
❤ 售票資訊:http://pse.ee/5TVR9
❤ 時間:07/15(日)14:30開演
❤ 地點:TICC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 支持熱線,讓多元呈現!
❤ 捐款:http://goo.gl/GHEJLE
🏳🌈 👇👇募款感恩會義工招募中:http://pse.ee/5U2MR
#0715熱線20週年募款感恩會
#Hotlines20thAnniversaryParty0715